億禾林用心爱冬天千万不要对宝宝做这10
立冬后骤降的气温,直接吞了秋天,让大家体验了一把一秒入冬的刺激。为了应对这骤变的天气,不让孩子冻着,众家长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御寒装备齐齐上阵,给孩子添衣保暖。
但很多家长不知道,有些做法非但不能帮助孩子保暖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1、多穿多盖防感冒?
很多家长怕孩子冷,一到冬天就把孩子裹成大粽子,晚上睡觉,更是要给孩子盖上几层被子,并把被角捂得严严实实。
但其实,这样做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得上“捂热综合征”,导致缺氧、由于过暖造成的高渗性脱水,还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皮肤问题。
正确做法:
①判断孩子穿盖是否合适,可以摸一下孩子的后脖颈,如果温热表示穿得刚刚好;
②晚上睡觉可以遵循“睡衣+睡袋+薄被”的搭配,基本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
③平时穿衣可以遵照“洋葱穿衣法”,方便日常的脱穿。
2、围巾够长才够暖?
围巾是冬天必不可少的保暖神器,为了更好的效果,很多家长会选择长围巾,给孩子多围几圈,把脖子甚至下半张小脸都围起来。
但这样暖是暖了,安全隐患也出现了。孩子生性好动,很难保证围巾一直规规整整。如果在滑滑梯、坐电梯、坐车时,长围巾不小心掉下来夹到、卡住、踩到,很容易导致摔倒,甚至勒住脖子,危害生命安全。
正确做法:
①给孩子佩戴的围巾不要太长;
②孩子玩滑梯、乘坐自动扶梯或坐在自行车、电瓶车车后座时,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安全,检查是否已将围巾塞到衣服内;
③还有系围巾时不要打死结,否则一旦出现危险很难解下来。此外,衣服手套等,也不要选购带有帽绳和挂绳的。
3、孩子的食物都要加热?
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吃“冷”、“凉”的时候就意味着损伤肠胃。到了冬天,就恨不得什么都要温热了再给孩子吃,但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的。而且吃太烫的食物并不好。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经过评估后认为:
超过65℃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仅次于吸烟,大气污染等一级致癌物。有致癌风险。而孩子的食道非常脆弱,能承受的极限温度仅有50-60度。
所以给孩子吃适宜温度的食物即可,不要过热。
正确做法:
①给孩子吃饭一定要先晾凉,可以用手腕内测试温,感觉温温的好,晾凉的时候不要用嘴吹凉,以免唾沫进入宝宝的饭菜;
②若水果一定要加热,50℃左右温水泡最佳;
③酸奶加热不宜超过55℃,以免破坏活性益生菌。
4、可以给孩子用热水袋吗?
冬季气温低,被窝往往十分冰冷,需要好一阵儿才能暖和起来,为了让孩子可以温暖入睡,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开电热毯、塞暖水袋、照电暖扇以取暖。殊不知,对孩子来说,这些设备都充满了危险:
热水袋
80℃(加入沸水时)
如果长时间接触皮肤使用,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温度越高,发生烫伤的时间越短暂,反之,温度较低,只要高于体温、接触的时间足够长也能烫伤,这种烫伤就称为“低温烫伤”。
电热毯
20℃~45℃(品牌、档位都会影响温度)
长时间开着很容易让孩子大量出汗甚至引起脱水,万一孩子尿床,还可能造成短路。如果是为了暖被窝,可以短暂地开一会儿睡前就关掉。
电暖扇
℃(电暖扇的表面温度)
容易导致高温烫伤。
正确做法:
①使用传统热水袋,灌入热水控制在70℃以下,避免刚烧开的水,给孩子用之前自己先摸一摸,确认无误再使用;
②可用毛巾、毛线套等物品包裹热水袋;
③给孩子暖被窝,提前放进去,温度差不多了、孩子要钻进被窝了就取出来。
5、开浴霸洗澡更舒服?
浴霸是冬天洗澡的“取暖神器”,但对婴幼儿而言,可能是“伤眼利器”!
婴幼儿长时间直视浴霸的强光,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眼睛的黄斑区域,灼伤眼球,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
正确做法:
①先把浴霸打开15分钟左右将浴室预热,洗澡时关掉浴霸。如果非得使用,一定要注意背光;
②一般来说最适合宝宝洗澡的温度是37℃-40℃;
③1-3岁宝宝洗澡,淋浴时间最好不超过10分钟,盆浴不超过15分钟。
6、暖气片上烘衣服,方便又加湿?
有些家长觉得,在室内烘干衣物不仅方便,还能给房间加湿,一举两得。
但其实,在短时间增加房间湿度的同时,也会给霉菌打造他们最喜欢的环境,导致大肆繁殖。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孩子的免疫力可能会受到损伤,并进而引发哮喘、咳嗽,并威胁到呼吸道健康。
而且,用暖气片烘干衣物,会让纤维变硬,降低使用寿命。而孩子的衣物如果变硬,对他们娇嫩的肌肤也会有很大的伤害。
正确做法:
①天气好的时候,把衣服直接放在太阳下晾晒;
②如果实在要用暖气片,就把衣服挂在外面等水滴得差不多了再放在暖气片上,并且干了就赶紧拿下来,别烤太久。
7、24小时加湿不要停?
冬天室内干燥,容易产生皮肤干痒甚至过敏的问题,加湿器必须安排!但并不建议24小时一直使用。
因为过度湿润的空气是霉菌生长的温床,不仅会让霉菌增生,导致衣服、家具、墙面等发霉,从而危害孩子与大人的健康。
正确做法:
①家中常备一个温度湿度计,日常室内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50%-60%;
②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③定期清洗加湿器并充分晾干。
8、让孩子在开着暖气的车里睡觉?
冬季带娃出门,开车时家长都会选择打开车内的暖气让孩子取暖。长途行驶时,往往一开就是几个小时。
但车内空间狭小,车窗紧闭不透风,长时间开空调,车内空气循环不足,不能及时补充新鲜空气,就很容易堆积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人一氧化碳中毒。
对于家长来说,冬季开车时温度过高也容易造成困倦从而引发事故。
正确做法:
①长时间开启暖气需适当换气,以保证新鲜空气流通,这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
②暖气温度不宜过高,不要直吹孩子面部,大人离车一定要带上孩子,切勿留孩子一人在车中;
③长途开车时,要注意适当停车休息,保证精神充足。
9、冬天不让孩子出门?
“不出门就不会着凉”可能是冬天最常见的误区之一了。虽然室外温度比较低,但如果长期待在家中,孩子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身体,体能消耗有限,食欲和抵抗力也会下降。
加之天冷家里可能也不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流动性差,就会很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孩子和大人的健康。
正确做法:
①尽量保证孩子每天有1-2个小时的室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②可以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比较温暖的时间段带孩子出门,并且选择空气好且宽阔的地段为宜;
③在让孩子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预防运动创伤;
④雾霾天可以减少外出。
10、给孩子穿雪地靴?
冬天出门玩耍,当然要穿上暖和的鞋子。那雪地靴是个好选择吗?
雪地靴鞋底过于平整,对孩子的脚脚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如果经常穿也会影响足弓和脚踝的发育。
除了雪地靴不要经常给孩子穿,以下这些鞋子也要注意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鞋子、二手鞋、高筒靴、太厚的鞋以及高跟的鞋子等等。这些鞋子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走路姿势和脚脚的发育。
正确做法:
①给孩子准备的鞋子必须是包头的,柔软舒服,带柔韧的防滑底,还要宽松些,让孩子的脚有发育的空间,运动鞋就是不错的选择;
②孩子的脚生长迅速,爸妈们要至少每月检查一次,看鞋子是否合脚哦。
孩子的健康,在于家长的一念之间,在于细节之上。以上就是冬天常见的10大养娃误区,大家赶紧查缺补漏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