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游戏诱导消费者下单盲盒APP惊喜背
原标题:让人迷“盲”,盲盒APP多少猫腻?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近年来,伴随着“盲盒经济”的兴起,盲盒所带来的“未知的喜悦”引年轻人追捧,成为资本追逐的“新风口”。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线下盲盒市场竞争加剧,线上化趋势成新风向,各式各样的“盲盒APP”发展起来,它们多以“低价”“保底”“捡漏”等为噱头销售盲盒类商品。各地消保委发出提醒,盲盒APP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存疑,商品真伪难辨,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盲盒APP成年轻人“新宠”
有人上瘾有人吐槽
近年来,“盲盒”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亿元,具有增长速度快、增长空间大、年轻人为消费主体的特点。然而,众多盲盒APP却成为消费者“吐槽”的对象。许多消费者在花钱以后并不能抽中所谓的手机、家电等大奖。
11月30日,记者通过软件商店下载了九款盲盒软件,这些软件的下载量少的有20万,多的达到多万。这几款APP在软件商店中的评分在1.3分至4.8分不等,记者发现,在网友的留言评论中,关于APP的评价多为负面。
“那些说能抽到手机的就是骗你的,进去一次没抽到,来给第二次机会抽,抽到了,等我付款就变成了其他物品。”“真的是要被气死了,大家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了,花39块钱买个教训吧,钱退不回来了。”
不过,在众多差评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一分钱抽到了个加湿器,无空包,好评,快递再给力点吧,等不及了。”“我算是玩上瘾了,买了快10个盲盒了,开出香水、充电宝、手办玩具、空气净化器,感觉真的很良心。”“自从朋友介绍接触了这个软件,之后其他地方都没怎么买了!因为更多更大的实惠都在这里了,支持!”
消费者陷“迷盲”
商品真伪难分辨
记者打开这些盲盒APP应用后发现,每款APP中的盲盒种类在七到十八种不等,大部分都和电子数码产品有关,价值也在19.9元至元不等。有APP声称,投入与回报比最高能够达到1:81.6,具体表现为花费49元就有机会开出元的手机。
有消费者留言吐槽:“让我花了好几百块抽中的东西,人家几十块就能买到。”记者打开其中一个盲盒APP后发现,每款盲盒的产品种类不一,总体分为传说款、史诗款、稀有款、普通款四类。官方开盒概率显示,普通款的概率最高,在90%以上,倍率最高的盲盒中抽中普通款的概率甚至在99.1%,因此,以一“博”十、以一“博”百,成功与否,全凭运气加持。据记者观察,在官方推荐的39元盲盒中,32款商品中普通款有15种,标价在49元至99元不等,记者以其中59元的U盘为例查询了购物平台,同规格的商品价格仅为41.9元。
此外,每款APP首页顶部都标注“正品保证、%必中、不满意可回收”等字样。然而关于商品的真伪却难以辨别,记者点开盲盒软件中的常见问题,其中关于“商品是否是正品”这一问题,平台给出的回应为:“平台所销售产品均为正品,如您对产品真伪存在疑问,产品均接受具备法律效力的正规检测机构鉴定,平台不承认网络平台鉴定结果以及私人鉴定结果。”
记者注意到,“不满意可以回收”在不同APP中的称呼不同,还有“不满意可以兑换”,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回收”是指可以将自己开出不满意的商品兑换成平台内的“钻石”。
新人福利耍“心机”
排行榜增加用户黏性
除此之外,记者调查发现,盲盒APP中的公平性也有待考证。有平台在软件首页展示了地方公证处公证书,以此表明开盒概率的真实性。有平台还推出第三方监控,表示计算的结果平台无法更改,能保证拆盲盒过程“绝对公平”。
此外,许多盲盒平台都称新人首单有“福利”,记者注意到,某盲盒软件上宣称新用户可以花1分钱开原价99元的盲盒,然而点进去却显示要三连抽起步,需要支付.01元。此外,该平台还推出首单全额返,但新用户第一次购买任意盲盒,只可以返还同等面值的优惠券,下一次购买盲盒时才能抵扣,商家通过文字游戏,吸引消费者下单。
为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黏性,有的平台还推出七日锦标赛排行榜,主要根据用户单一活动周期内的开盒次数进行积分排行。排行榜前三名分别可以获得价值不等的奖品。排行榜的设立一方面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炫耀攀比的心理,加深了消费者对盲盒购买的沉迷。
APP有“私有算法”
兑换机制不明确
11月30日,记者在某盲盒平台花费19.9元购买了一个盲盒,开出来一个价值39元的“足浴丸”,在申请发货时发现,平台商品满三件包邮,要想拿到商品需要再支付8元的运费。记者试图联系客服发现,平台并没有在线客服,需要通过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