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启蒙两三岁孩子的数学思维
有道数学的时钟教具
通过这样的时钟教具,她很快就学会了认识分钟,即使回到简单版的时钟上也不会认错了。课后练习里的时钟,指针可以像真实的一样拨动哦~
有道数学的社群服务,也让我非常满意。班主任老师,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当天的课程内容以及视频讲解,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班主任。班主任每天还会发布一道育儿题目指导家长更好的辅导孩子。分享其中一道育儿题给大家看一下:行为解读-做题中的儿童行为现代社会,大部分家长都会在运用电子设备线上学习的形式让孩子学习知识,但是在使用电子设备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会乱点或者试答案。家长看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A、立刻阻止,不让孩子再做这个题目了
B、告诉孩子这样不行,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做法
C、观察一段时间不予理睬,让孩子自己试试
D、不予理睬,在孩子不做的时候自己拿起来做
这道题目描述的问题,只要是给娃上过在线课程的估计都会碰到过,大多数家长的做法不是A就是B,那么到底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来看看有道数学的详细解析:A、立刻阻止,不让孩子再做这个题目了(扼杀儿童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B、告诉孩子这样不行,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做法(中断了探索的过程)
C、观察一段时间不予理睬,让孩子自己试试(给儿童自主探索和尝试的空间)
D、不予理睬,在孩子不做的时候自己拿起来做(保留探索空间,同时通过合理的形式进行了指导)
这个问题是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80%的家长都反馈过的一个问题,这样的题目分为两类,第一类非选择题,类似数独、数桥类的题目,儿童不会就随机去尝试;第二类是选择题,儿童不会就挨个点答案;第二类最容易被父母诟病。
那么我们现在想一下,当你拿到了一个你以前没玩过的玩具,你会如何使用它?有三种,看说明书;自己尝试看看;找个用过的人给自己讲下。这就是视觉、触觉、听觉三种学习模式人采用的方法。
要知道80%以上的儿童在6岁以前,90%以上的男孩在9岁之前都是触觉为主的学习模式。这也是儿童探索性比较强的过程,数桥的题目,很多儿童是通过自己尝试知道如何做的,但是大人即使尝试了3倍于儿童的时间依然摸索不出来题目究竟什么意思。这就是儿童和大人用脑的差别。
还有选择的题目,很多儿童并不懂的题目,通过点选项,自己发现了原来是这样的,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要做这件事的,不是父母让孩子必须现在做这个,儿童为追求完成题目而瞎点,父母都应该给孩子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去尝试。如果他尝试的过程中你总是中途出来说不对或者制止,未来他面对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也就不愿意再去探索和尝试了。
尝试之后,父母想要引导孩子明白采用的方式应该是:你自己拿起来玩,玩同样那个题目,然后开始自言自语:这个题目什么意思啊?我看看,是这样的意思吧,……,
只要儿童在旁边,都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