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启蒙两三岁孩子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非常重要,对于孩子去认知世界和学习只是,数学思维是最底层的逻辑和思考工具。但这也是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一个难点,到底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更科学、更系统,不走弯路?有些基础的启蒙,比如,数数,分类,认识图形这些,父母通常就能搞定,但是再往后,可能就一筹莫展了。关于数学启蒙,说说我们家雪球的情况,从2岁左右,我就开始给她买公文式、何秋光、学而思等数学启蒙书,这些书大多都挺不错的,但看多了这些书发现,这些书大部分内容以刷题为主,各种各样的题,设计得虽然很有意思,但做多了,雪球渐渐没有刚开始那么感兴趣了,而且之前的做完一次后,雪球就不愿意再去看了。讲述知识的地方,纯靠图文,大多时候,对雪球来说挺难理解的。一般我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东西给她演示,经常各种比划后,雪球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而且,东看一本书,西看一本书,最后书虽然是看了不少,题也刷了不少,但雪球学到的知识非常不系统、全面。前年,我给雪球体验了一下有道数学的线上录播课,体验下来感觉挺好的,就报了两年的课,折算下来一节课大概10块钱,非常划算,而且长期有效,可以反复观看(有道美术体验后被拉黑了,有道数学一直在上,已经上了快2年了)。每节课会有一个3-5分钟的小视频来讲述这节课的知识点,然后有练习题、测验和高难挑战,让孩子加深对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的理解。很明显视频的方式,比单纯的图文方式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而且视频内容也不是单纯的讲述知识,而是通过有趣的小故事来实现。小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个叫派派的小机器人和一个叫叨叨的女孩。我家雪球特别喜欢看她俩的故事,还经常把她俩的故事讲给我们听。练习题也比单纯的纸上的练习题多了些互动,让孩子可以不停试错,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比如我们很常见的火柴棒算式,你可以用手把火柴棒拖来拖去不停试错,错了再清空,比在纸上画错了,还得用橡皮擦方便多了。有道数学还给我的一个惊喜是每个季度快递来的一大箱子教具。不仅数量多,而且都非常的实用。数学很多时候都是很抽象的,光靠语言很难让孩子理解,但如果有实物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那就不一样了。我记得我最早教雪球认识时钟的时候,那叫一个费劲。因为大多数时钟只标记1-12个数字,没有分的标记,在这样的时钟上,想让雪球认识分真得太难了。后来,我就只好在画板上画出来分钟的线,让她自己数,她很容易就会了。但一回到那种简单的时钟上,她又不会了。后来有道数学学习时间的时候,我发现当时寄的教具里面有一个时钟教具,不仅有分钟的标记和对应的分针数字,竟然连24小时的数字都有,真的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时钟教具了。

有道数学的时钟教具

通过这样的时钟教具,她很快就学会了认识分钟,即使回到简单版的时钟上也不会认错了。

课后练习里的时钟,指针可以像真实的一样拨动哦~

有道数学的社群服务,也让我非常满意。班主任老师,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当天的课程内容以及视频讲解,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班主任。班主任每天还会发布一道育儿题目指导家长更好的辅导孩子。分享其中一道育儿题给大家看一下:行为解读-做题中的儿童行为

现代社会,大部分家长都会在运用电子设备线上学习的形式让孩子学习知识,但是在使用电子设备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会乱点或者试答案。家长看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A、立刻阻止,不让孩子再做这个题目了

B、告诉孩子这样不行,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做法

C、观察一段时间不予理睬,让孩子自己试试

D、不予理睬,在孩子不做的时候自己拿起来做

这道题目描述的问题,只要是给娃上过在线课程的估计都会碰到过,大多数家长的做法不是A就是B,那么到底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来看看有道数学的详细解析:

A、立刻阻止,不让孩子再做这个题目了(扼杀儿童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B、告诉孩子这样不行,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做法(中断了探索的过程)

C、观察一段时间不予理睬,让孩子自己试试(给儿童自主探索和尝试的空间)

D、不予理睬,在孩子不做的时候自己拿起来做(保留探索空间,同时通过合理的形式进行了指导)

这个问题是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80%的家长都反馈过的一个问题,这样的题目分为两类,第一类非选择题,类似数独、数桥类的题目,儿童不会就随机去尝试;第二类是选择题,儿童不会就挨个点答案;第二类最容易被父母诟病。

那么我们现在想一下,当你拿到了一个你以前没玩过的玩具,你会如何使用它?有三种,看说明书;自己尝试看看;找个用过的人给自己讲下。这就是视觉、触觉、听觉三种学习模式人采用的方法。

要知道80%以上的儿童在6岁以前,90%以上的男孩在9岁之前都是触觉为主的学习模式。这也是儿童探索性比较强的过程,数桥的题目,很多儿童是通过自己尝试知道如何做的,但是大人即使尝试了3倍于儿童的时间依然摸索不出来题目究竟什么意思。这就是儿童和大人用脑的差别。

还有选择的题目,很多儿童并不懂的题目,通过点选项,自己发现了原来是这样的,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要做这件事的,不是父母让孩子必须现在做这个,儿童为追求完成题目而瞎点,父母都应该给孩子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去尝试。如果他尝试的过程中你总是中途出来说不对或者制止,未来他面对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也就不愿意再去探索和尝试了。

尝试之后,父母想要引导孩子明白采用的方式应该是:你自己拿起来玩,玩同样那个题目,然后开始自言自语:这个题目什么意思啊?我看看,是这样的意思吧,……,

只要儿童在旁边,都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