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第9期用户任务三步法教你
由平台杨炜源分享《用户任务三步法:
教你读懂用户的心理和大脑》
?
授课老师
任鑫
今夜特价酒店创始人,
GrowingIO执行董事,前京东O2O副总裁
?
一、用户的需求
用户究竟想要什么?正常情况下只要我们明确了用户想要的是什么,总归能把它做出来。但是,有可能就是搞不清楚用户究竟想要什么,有两种搞不清楚的情况。一种搞不清楚是我不知道,感觉每次跟我说要创新,而要创新就是靠感觉、丢骰子猜,每次猜到自己也没有信心,这是一种不知道。另外一种不知道,就是太知道,深耕某个行业很久,关于某个产品我都没听需求,我都知道他想要什么,所以没什么好创新。
不管是不知道还是太知道,基本上就是说一个道理,就是想不出来,创意枯竭。那怎么才能找到用户的真需求?
有个学者提出了找到真需求的方法,克里斯坦森教授,著有《创新者的窘境》,他推广了一个方法叫做“用户任务”。他说用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真实而深刻地理解用户需求,找到创新点。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视角切换和语言切换。因为我们是靠说话来沟通的,我们脑子里想事情,其实也是靠语言在思考,所以我们靠一系列的语言就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思考路径上看到不一样的答案。
他用的语言是什么?不是追问用户需求是什么,而是用户“雇佣”我们的产品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用户要的不是产品,不是功能,不是质量,不是特性,而是“他在特定的场景下完成一种行为,以达到他所期待的改善”。
大家平时在思考产品有什么可以创新的时候,不要总盯着自己的产品,也不要盯着竞争对手的产品,想着他们有一个元素没有加进去,我多加一个就比他好,那只是加花、加噱头,我们真正要盯着什么?要盯着整个用户所在的环境。用户不管是用我们的产品也好,还是用我们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也好,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
真正的用户需求是用户是在什么样的任务场景当中,用我们或者用竞争对手的产品,尝试去完成一个怎样的功能任务,以及尝试去完成一个怎样的情感任务。
创新的起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功能任务、情感任务、任务场景。
功能任务就是用户要完成什么工作达成什么目的。
情感任务就是用户要感觉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在一个什么样的剧本里面。
场景就是用户到底在哪里要干这事,他身边有什么资源可以用,有什么障碍需要我们去帮他克服。
这三件事你换成这三个视角之后,整个创新的视野会打开,也能对用户的真实需求理解得更透彻。
?
二、功能任务
第一个部分就叫做功能任务,功能任务就是用户要完成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成果。用户雇佣我们的产品,一定是他要买这个产品,完成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成果。
大家应该都玩过超级玛丽,或者你想象你玩过的任何一个游戏,你肯定会控制一个主角,主角要去获得很多道具,这个道具有可能是超级玛丽里的这朵花,有可能是一个药品,也有可能是一把剑。我们生产的产品是这朵花吗?如果左边是用户,用户想要的是这朵花,还是想要会发射子弹的自己?用户真正想要完成的是用子弹消灭蘑菇头拯救公主,还是得到一朵花?
其实用户想要的是自己的变化、得到更多的能力,达成任务。极端一点,如果把中间这朵花换成一坨便便,假设说你不用踩到它就可以发射子弹,你还会去踩吗?不会。因为踩它无法帮助我完成任务。
我们很多时候是在花上去雕琢,却没有思考用户是要去救公主,还是要去打怪,他需要怎么样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武器。我们要思考,我们用户真正想买的其实是右边的东西,是一个可以发射子弹的自己,而不是中间那朵花。所以,我们应该把功能任务的视角切换一下,别老盯着中间那朵花,而要盯着用户的变化和要达成的目的来做。这就是一个破界创新。
什么是破界创新?我们的基础假设是为用户提供产品,那我们就会在产品上去大量做创新,我们就会想着加花、搞噱头。但是当我们的基础假设不是为用户提供产品,而是帮用户完成工作,这个时候你的思路就会打开,不是会在产品上加花,而是会去想,我如何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完成他的工作,这里面你可以找的创新点就更多。
具体来说,我们掌握了功能任务这个视角有哪些好处,可以用来做什么。
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真正理解需求;第二,更加精准化营销定位;第三,创新空间可以打开;第四,商业价值增加。
第一,它能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真实的需求。因为用户不要额外的功能,也不要我们的产品更高品质。用户要的是完成任务,从任务的角度才能知道他究竟想要干什么,这才是创新的重点,这才是我们的视角。可能你会说,可是用户想要干什么,我问他不就好吗?为什么要去研究任务?但是大部分时候你问用户是问不出来的,因为他给你讲的并不是真实的需求,而是他针对他自己以为的需求猜测了一个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45.html